5月28日,云南養豬企業神農企業正式登陸滬市主板,發行價56.08元,上市上市首日最高漲至74.09元,最低跌至發行價56.08元,險遭破發,最終收盤上漲12.91%至63.32元。但上市第二日,股價即遭遇跌停,收盤價63.32元。上市第三日,6月1日,股價繼續下行跌破發行價,收盤價報53.32元/股。上市第四日、第五日,股價繼續連創新低。一度被股民戲稱近期最慘新股。
神農集團是云南規模較大的生豬養殖和屠宰加工企業,2018年-2020年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0.92億元、17.33億元、27.24億元,實現凈利潤7072.74萬元、4.69億元、11.38億元。
無獨有偶,同樣上市不久的廣東的豬企東瑞股份也是遭遇上市就快速破發的走勢。4月28日,東瑞股份正式登陸滬市主板,發行價63.38 元/股,在上市首日漲停后,此后公司股價遭遇連續3個跌停,5月10日,公司上市后第6個交易日,公司股價最低跌至60.93元,跌破發行價。截至6月2日,公司股價依然在發行價之下徘徊。
豬價持續下跌,豬肉股市值多腰斬,兩新股破發,養豬不再被看好?
東瑞股份位于廣東,有其自身獨特的競爭優勢,公司是內地供港活大豬前三大供應商之一和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公司6成以上的銷售收入來自香港,且銷售價格遠遠高于內地,這使得公司的毛利率相較于同行有明顯的優勢。今年4月份,公司共銷售生豬2.44萬頭,其中商品豬2.05萬頭(供港1.75萬頭,內銷0.30萬頭),仔豬0.31萬頭,種豬0.01萬頭和淘汰種豬0.07萬頭。公司商品豬銷售均價達到34.38元/公斤,其中:供港活大豬均價36.08元/公斤、內銷商品肉豬均價23.87元/公斤,而同期,國內其余上市豬企的銷售均價基本在21-22元/公斤,包括同在廣東的溫氏。
但即使如此,東瑞股份上市以來的股價同樣也是跌跌不休。根本原因還是在于,豬價已經進入周期性的下行通道,養豬從高利潤進入微利甚至虧損區間,資本市場對豬肉股青睞不再,養豬已不再被認為是好的賽道了。
但資本市場上,豬肉股依然還在不斷擴容。除了近期上市的東瑞股份和神農集團,上海新農、正大、德康農牧、天兆豬業等企業也很快將陸續上市。尤其是正大的上市,或將改變頭部豬企的競爭格局。根據正大發布的招股書,2020年,公司生豬出欄量已達到438.52萬頭,位居行業第五,本次上市,正大股份將發行不超過5.67億股股份,擬募集150億元資金,主要用于11項生豬產業鏈項目、4項生豬養殖項目、四川種豬場建設項目、正大石門1.8萬頭種豬養殖及配套育肥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當下行周期來臨,整個豬肉板塊,都不好過,豬肉股股價走勢也都大同小異,包括優勢凸顯的龍頭牧原。
6月1日,牧原股價最低跌至86.0元,較2月底的131.0元下跌超過34%,市值蒸發超1500億。
新希望,近期股價最低已跌破15元,較去年9月的高點42.2元已腰斬不止,市值也從1800億元高點跌破700億。
溫氏股份,股價已連跌近兩年,上市初期曾是創業板一哥,市值2000多億,如今市值僅900億。
正邦科技,最近一年,公司股價也從高點26.68元跌至12.53元,跌幅也超過50%。
受豬價下行,業績承壓,外部融資環境變差等影響,近期上市豬企普遍放緩了擴張的步伐,很多企業甚至都把新廠建設停了,母豬留種、配種以及仔豬投放等節奏上也做了調整。部分企業,甚至調整了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
豬價下行的壓力之大,或許超過了很多企業短期的承受力,調整也是必然。但即使如此,調整不是退出,有退才有進,豬價會下跌,但也還是會有再度上漲的時候。如何穿越豬周期,對所有的豬企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