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是用于預防、治療、診斷動物疾病或者有目的地調節動物生理機能的物質。
接種基本原則
1.正確選擇疫苗(1)選用的疫苗應該與所要預防的疫病類型相一致。(2)選擇安全和免疫效果好的疫苗。
2.專業獸醫(防疫員)進行接種參與實施疫苗接種的人員,必須具有相關的獸醫知識和疫苗接種的知識。
3.嚴格執行免疫程序應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并嚴格按免疫程序接種。獸醫疫苗接種人員必須掌握各種疫苗的免疫時間和接種的間隔期。特別在接種容易受到母源抗體干擾的疫苗時,要在明確母源抗體滴度高低狀況的情況下,制定免疫接種方案,盡量避開母源抗體對疫苗的干擾作用。
4.正確掌握疫苗禁忌剛剛經歷長途運輸的畜禽、懷孕期間的家畜、產蛋期的家禽接種疫苗要謹慎,以免引起嚴重的副反應。已經潛伏感染某些疾病,特別是一些烈性傳染病的動物,在接種疫苗時應特別慎重,以免因注射針頭導致疾病傳播,或由于應激反應導致疾病的暴發。
5.認真檢查使用疫苗接種前應嚴格檢查使用的疫苗,凡過期、凍干苗物理性狀發生變化、變色、收縮、無真空;破乳、有異物、污染的疫苗,一律不能使用。疫苗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使用前方可從冷藏容器中取出。
接種方法
1.皮下注射禽選取頸背部下1/3處,牛、馬在頸側中1/3處,豬在耳后或股內側,犬、羊在股內側,兔在耳后。
2.肌肉注射牛、馬在臀部和頸部,豬在耳后、臀部、頸部,羊、犬、兔在頸部,雞在腿部和胸部肌肉。
3.飲水飲水接種前應禁止飲水2-4小時。飲水器應置于陰涼處。飲水限1小時內飲完。
4.氣霧法畜禽舍要密閉減少空氣流動,免疫時疫苗用量要加大,噴頭距離雞頭0.5-1米。
5.刺種法用刺種針蘸取稀釋的疫苗,于翅膀內側三角無血管處皮下刺種,應垂直刺下斜著拔出。
6.滴鼻、點眼一般在幼禽、幼畜眼結膜囊內、鼻孔內,滴頭與眼或鼻相距1厘米。
7.黏膜涂擦將疫苗涂擦在禽泄殖腔黏膜。
使用前準備
1.檢查疫苗疫苗使用前應查看箱(盒)內使用說明書,并逐瓶檢查,瓶子完好無損,封口嚴密,瓶簽上應清楚注有名稱、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規格等
2.準備免疫用器具根據疫苗免疫方法選用器具,如注射器、針頭、鑷子、滴管、飲水器、噴霧器和稀釋用瓶等,所用的器具均應進行嚴格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獸用疫苗的接種基本原則、接種方法、使用前準備等
接種注意事項
1.免疫接種當天,應禁止對畜禽舍消毒,禁止投服一些抗菌類及抗病毒類藥物。
2.嚴禁用熱水、溫水及含氯消毒劑的水稀釋疫苗,以防破壞疫苗的活性。
3.注射過程應嚴格消毒。每注射一畜,更換一次針頭;每禽注射一籠(或戶)換一次針頭,但最多不超過100只。
4.滅活苗使用前應充分搖勻,每次吸苗前再充分振搖。凍干疫苗加稀釋液后,充分振搖,全部溶解。疫苗稀釋后應放在陰涼處,在2小時內用完,如對較大的畜禽群接種,疫苗稀釋應采取隨用隨溶解的方法,以免稀釋后的疫苗存放時間過長,影響效力。
5.嚴格按照說明書推薦劑量使用,接種劑量要準確,不要過量,也不要擅自減量。
6.使用疫苗時應做好登記,包括疫苗名稱、批號、注射地點、日期和畜(禽)數等。
接種后注意事項
1.疫苗接種后,一般需5-7天(油苗需10-15天左右)方能產生抗體,在此期間,應嚴格控制環境衛生,以免造成尚未完全產生免疫力之前感染強毒,而致使免疫失敗。
2.部分疫苗接種后,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應仔細觀察1-2日。發生嚴重過敏反應時,應立即用腎上腺素等藥物脫敏(一次性肌肉或皮下注射0.1%的腎上腺素0.1~0.3mg),以免導致死亡。
3.接種后剩余藥液及疫苗瓶等廢棄物,應收集后焚燒或深埋等無害化處理,不可隨處扔放。
4.疫苗接種工作結束后,接觸人員應立即用清水洗手并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