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關于“十四五”期間中央儲備糧油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引發關注。通知明確,為實現中央儲備糧油年度輪換、轉中央儲備以及履行政府承諾而組織的進口糧油,免征進口環節增值稅。
不過,據來自行業自媒體一本正經說玉米收集的資料顯示,這一政策自2009年以來就一直都有。據悉,免稅以后的進口玉米成本低至不足2000元/噸。
而正常進口的玉米價格目前約為2700元/噸。
更多資料顯示,在2008年第一次全球糧食危機的影響下,我國陸續放開進口大豆、玉米等進入國家儲備中,以應對突發事件。
雖然該政策此前已有,但據行業分析師表示,盡管尚未有官方公告,隨著中國的生豬數量從非洲豬瘟中恢復過來,中國可能已經發布了額外的低關稅玉米配額,以幫助填補國家糧食儲備并滿足對豬飼料的強勁需求。
目前,主流觀點認為今年的玉米進口量恐將達到創紀錄的2900萬噸,今年1-5月的玉米進口量則已經達到了1171萬噸,作為對比,去年全年的玉米進口量為1130萬噸。
但從最近幾周中儲糧舉行的進口玉米拍賣來看,拍賣底價集中在2750元/噸,與市場價格相差無幾,這也表明有關方面依舊希望國內糧食價格保持穩定,以便確保國內相關品種的種植面積穩定。
震蕩,玉米7月反彈上漲空間有限!
通過中時通數據監測:7月3日玉米市場漲跌互現,山東晨間到車依舊較少,部分企業還在觀望,也有部分陸續回調上漲,東北地區多數維穩,內蒙古開魯玉王下調3厘,執行1.327元/斤;巴山淀粉下調1分,價格執行1.39元/斤。目前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格全國平均指數1.3908元/斤,山東平均指數在1.4276元/斤,山東地區最高價1.515元/斤,最低價1.3元/斤。
各地區玉米市場情況如下:
華北地區今日穩中偏強運行,深加工企業上量依舊較少,企業開始陸續回漲?;鶎觼砜?,華北地區余糧基本見底,存糧貿易商出貨意向依舊較低,多在觀望后市時機。
東北地區穩中偏弱運行,這幾天東北降水依舊較多,玉米霉變風險不斷加大,再加上倉儲、資金方面的壓力,持糧主體急待出貨,內蒙古地區天氣相對較好,門前車輛也比較多,企業壓價明顯,整體來看各廠還是根據貨量調整價格。北港方面價格略有提高,但集港情況有所下滑。
南方銷區主流價格穩定,目前下游飼企繼續維持剛需,采購量不大,隨著利空因素的積聚,飼企多有看空情緒,交易較為清淡,觀望為主。而小麥等替代品仍有優勢繼續分流市場。
后期預測:7月3日玉米市場再次分化,山東上漲,內蒙下跌,但是整體來看依舊較穩。從時間周期安排來看,最近進口玉米拍賣看來要保持常態化進行,雖然投放量不大,但對市場的心理影響還是不容小覷,且溢價和成交率都在下降。整體來說,玉米穩中偏弱的行情很難變化,反彈空間小,合理安排購銷。
來源:每日糧油、中時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