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偉 傅金鑾 葉健 王愛國
摘要:為研究母豬輸精時間對受胎率的影響、配種后轉群時間對分娩率和產仔數的影響以及哺乳期長短對非生產天數的影響,本研究分別進行了3 次試驗。試驗一選取160 頭發情母豬,隨機分為4 組,分別在發情后12、24、36 h 和48 h 輸精;試驗二選取60 頭配種后的母豬,隨機分為2 組,分別在配種后7 d 和35 d 轉至妊娠舍;試驗三選取56 頭母豬,隨機分為3 組,分別在14、21 d 和28 d 時斷奶。結果顯示:發情后24 h 輸精的母豬受胎率最高;母豬在配種后35 d 轉至妊娠舍分娩率和總產仔數最高;哺乳期為21 d 母豬非生產天數最低。
年生產力在養豬生產中,母豬年生產力指每頭母豬一年能提供的斷奶仔豬數,這是衡量豬場生產水平的重要指標。母豬受胎率、分娩率、產仔數以及非生產天數是影響母豬年生產力的重要指標,直接關系到豬場的生產效益[1]。一般可通過增加產仔數、提高仔豬成活率和斷奶窩重、實行早期斷奶和增加母豬年產胎次、提供優質飼料等方式來提高母豬的年生產力[2]。在日常管理過程中,早期發情和正常發情的母豬發情持續期長,輸精時間延遲。晚期發情的母豬發情持續期短,需要在發現時即進行輸精;部分豬場因為欄位數量設計不合理,配種后需要把配種欄空出來給下一批斷奶的母豬,通常在配種后7~10 d 轉群;而仔豬斷奶時間則根據生產情況各有差異,變動范圍在14~28 d。為了優化和探究適宜的配種時間、轉群時間和哺乳期長短,本研究分別進行了3 次試驗,分別分析母豬輸精時間對受胎率的影響、配種后轉群時間對分娩率和產仔數的影響以及哺乳期長短對非生產天數的影響,為提高母豬的年生產力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母豬來自于環山集團1200 頭二元母豬場。為排除營養條件對試驗母豬的影響,所有試驗母豬均采用相同的飼料配方和飼喂方案。
1.2 試驗設計
試驗一:為保證有足夠的母豬發情,連續5 周抽選出160 頭母豬隨機分配到A、B、C、D 4 個組中,分別在母豬發情后12、24、36 h 和48 h 輸精。在配種結束后35 d 時,通過B 超儀對母豬進行妊娠檢查并記錄每頭母豬是否受孕。
試驗二:隨機選取第三胎共60頭配種后的二元母豬,隨機分為A、B 2 組,每組30 頭。A、B 2 組母豬分別在配種后7 d 和35 d 由配種舍轉至妊娠舍,分別記錄兩組母豬的分娩情況和總產仔數。
試驗三:選取同一批次56 頭母豬,先按照胎次分組,再將不同胎次母豬隨機分為A、B、C 3 組,每組母豬分別為18、19 頭和19 頭。且不同組斷奶日齡分別為14、21 d 和28 d。記錄每頭母豬斷奶到再配日齡和返情時間并計算該胎次非生產天數。
1.3 統計分析
試驗數據用Excel2003 進行整理,采用SAS 9.2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 表示差異顯著,P<0.01 表示差異極顯著。
2 試驗結果
2.1 輸精時間對母豬受胎率的影響
由表1 可知,該場母豬平均發情持續時間為47.9 h。妊娠檢查結果顯示,在發情后12、24、36 h 和48 h 進行輸精的母豬每組妊娠母豬數分為28、36、21 頭和14 頭,對應每組的受胎率分別為70%、90%、52.5%和35%。顯然,發情后24 h 輸精的母豬受胎率顯著高于其他組,且發情后48 h 進行輸精的效果最差。
王愛國:輸精時間、配種后轉群時間和哺乳期長短對母豬年生產力的影響
2.2 配種后轉群時間對母豬分娩率和產仔數的影響
由表2 可知,A 組配種后7d 轉群的母豬有22頭分娩,總產仔數只有10.2頭;而B 組配種后35d轉群的母豬有27 頭分娩,總產仔數為11.6 頭??梢?/span>35 d 轉群母豬分娩率和產仔數都要優于7 d 轉群母豬。
2.3 斷奶日齡對母豬非生產天數的影響
由表3 可知,通過對56 頭二元母豬的分娩情況和總產仔數進行記錄,顯著性檢驗結果顯示,不同哺乳期之間非生產天數存在明顯差異,哺乳期為21 d的母豬非生產天數最低。
3 討論
有研究表明,母豬出現靜立反射時第一次輸精后,間隔10~14 h 進行第二次輸精,可以顯著提高受胎率[3]??梢?,輸精時間影響母豬受胎率。母豬在發情后32 h 左右進行排卵,而根據經驗,排卵前的12 h是最佳的輸精時間。而超過32 h 進行輸精受胎率明顯下降,本試驗結果正好驗證這一結論。此外,配種后轉群時間會對母豬分娩率和產仔數產生影響。研究表明,10~30 d 為胚胎附植期,是附植的第一階段,在此期間,胚胎的死亡率為22%,是胚胎死亡的主要時期[4]。母豬配種后7d 正是受精卵游動和著床的關鍵時期,若在此時進行轉群,母豬的代謝旺盛,容易造成受精卵死亡。為避免豬群應激造成死胎,一般情況下是在配種后40 h 內或者28 d 后轉群。
斷奶時間的選擇與豬場生產水平和工藝緊密相關。而哺乳期的長度影響了下一胎次的產仔數,從而影響母豬的生產力。目前研究表明22~25 d 的哺乳期較為理想[5]。由于早期斷奶造成的仔豬應激較為嚴重,因此飼養條件較好的豬場在3~4 周斷奶較為適宜[6]。況且母豬在哺乳14 d 時子宮未恢復完好,需要斷奶后繼續恢復,否則會導致其斷奶后的發情較差,最終影響到非生產天數。
4 結論
對于發情持續期是48 h 的母豬來講,發情后24 h進行輸精效果最好。但是,每個豬場豬群的發情持續期未必一致,通過統計數據了解本場母豬的發情持續期,從而制定配種策略有利于提高母豬的分娩率。此外,如果配種后為了方便管理而進行轉群,時間最好在配種后40 h 之內或者是30 d 之后,以免造成豬群應激,從而產生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最后,規?;唐坟i場建議21 d 斷奶,因為過早斷奶會影響母豬下一胎的發情??傊?,提高母豬年生產力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通過各個環節加以完善。(轉載來源:成都蓄康生物科技 母豬母儀天下之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