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br id="fbpeh"><optgroup id="fbpeh"></optgroup></nobr>
    1. <option id="fbpeh"><span id="fbpeh"></span></option>
    2. <nobr id="fbpeh"></nobr>

    3.  
       

      90后小伙辭職回鄉種彩虹西瓜 年產15萬斤

         xiaoz   網絡    2021-06-07 14:33:47
      【導讀】 5月27日,山東費縣薛莊鎮丁旺村90后小伙鄭晏龍正忙著打包發貨。他說:“今天要發出去800單西瓜?,F在已經壓了3000多單貨,雇了十來個人,還是忙不過來。” ...

       5月27日,山東費縣薛莊鎮丁旺村90后小伙鄭晏龍正忙著打包發貨。他說:“今天要發出去800單西瓜?,F在已經壓了3000多單貨,雇了十來個人,還是忙不過來。”

       90后小伙辭職回鄉種彩虹西瓜 年產15萬斤

      90后小伙辭職回鄉種彩虹西瓜 年產15萬斤


       

        2013年,鄭晏龍中專畢業后,在臨沂一家快遞公司的分撥中心工作。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娃,他和大多數小伙伴一樣,都希望通過努力走出大山,在大城市里闖出一片天地,過上城里人的生活。但他怎么也不會想到,現在的他,卻選擇了走父輩的路——回鄉種大棚。
        鄭晏龍在外面打拼兩年后,感覺到在城里闖蕩不容易。雖然一月有近4000元的穩定收入,但一年下來,能帶回家的錢寥寥無幾。
        2015年,鄭晏龍下決心回到了家鄉,專心做起了大棚西瓜種植。“從我爺爺那輩就開始種瓜,我父親也是種瓜的,所以我回來做農業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在大棚西瓜上發展。”就這樣,鄭晏龍成了一個“棚二代”。
        從2015年開始,鄭晏龍接過父親的一畝半大棚,種上了彩虹西瓜。當時他想,要干就干出個樣子來。但現實是,坐果前一切順利,但坐果后由于彩虹西瓜皮薄易裂的特性,加上管理不當,導致接近30%的西瓜裂掉,前期的投入付之東流。

        然而鄭晏龍并沒有氣餒,他吸取教訓,經過多組對照試驗,終于把裂瓜的現象控制住了,西瓜的商品率大大提高。他種出的彩虹西瓜,靠著良好的品質與口感,得到消費者的喜愛,并有超市上門收購。
        在鉆研種植技術的同時,鄭晏龍也將互聯網引入到田間地頭,線上下單、物流發貨,把傳統農業與新業態融合起來。線上銷售,讓他的西瓜意外“走紅”,價格從原來的每斤只能賣塊數錢,漲到現在的8元一斤。
        西瓜上市時,每天最少有上萬斤的銷量,多時達到兩三萬斤,這給鄭晏龍帶來了巨大信心?,F在,他的西瓜大棚已發展到18個、40多畝,每年產量有15萬斤。
        本村兩個與鄭晏龍同齡的年輕人,得知他的成功后,也辭去了城市的工作,回到村里跟著他種起了大棚西瓜?,F在,村里共有10多戶村民跟著他種起了彩虹西瓜,這讓鄭晏龍特別有成就感。
        “下一步,我要和大伙一起把西瓜品牌做好,改變村民種棚的老觀念,也向有田園夢的年輕人證明:回來吧,家鄉真好!”鄭晏龍說。

      源自農村大眾,版權歸其所有

      免責申明:本欄目所發資料信息部分來自網絡,僅供大家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點擊提交聯系我們,立刻刪除!
       
      相關推薦
       
      圖文熱點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版權隱私 | 遼ICP備11016505號-2 | 遼公網安備:21120202000005號
      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无码
      <nobr id="fbpeh"><optgroup id="fbpeh"></optgroup></nobr>
      1. <option id="fbpeh"><span id="fbpeh"></span></option>
      2. <nobr id="fbpeh"></no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