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說起自家養的驢,孫慶林就一肚子的牢騷??粗莨橇尕觊L不大的毛驢,孫慶林恨不得一腳踹死它。
養驢養牛哪個能賺錢?養驢賠了錢 養牛賺回來!
孫慶林并不是一個狠心的人,但是毛驢真的讓他很受傷。
養驢之前,孫慶林一直在東北從事醫藥代理工作,日子過得不錯。不過在孫慶林心里一直有一個返鄉創業的夢想,尤其是逢年過節回到老家的時候,看到道路兩旁建起的一座座廠房,讓他很心動。
一次偶然的機遇,孫慶林接到村里書記打來的電話:“慶林,村里要建毛驢養殖場,有沒有興趣?”放下電話,孫慶林摩拳擦掌。從事醫藥行業,他了解在保健品和醫藥市場,阿膠的價格一直在漲,作為原料,驢皮的價格自然也是水漲船高,養驢應該是個不錯的項目。
2017年3月,孫慶林從東北回到了老家山東陽谷縣,從銀行貸款300多萬元建起了養殖場,從當地的阿膠企業買進了架子驢,孫慶林的養殖事業就算是正式開始了。
不過初入養殖行業,情況并不像他之前想的那么順利。養驢半年,驢價從進驢的13元/公斤跌到了7元/公斤。更讓孫慶林頭疼的是,這些驢生長速度緩慢,有些驢一年也就長幾十斤肉,而300多頭驢一天的飼料費就得一兩千元。
養驢之前,孫慶林完全沒有畜牧養殖經驗,飼料準備不充分,這讓他很被動。為了解決飼料問題,2018年,孫慶林流轉了周邊600畝土地,利用驢糞種地,種出的麥子、玉米秸稈用來養驢,收獲的小麥賣錢用來還地租和化肥農藥的開支,玉米則被孫慶林全部做成青貯飼料。
600畝地的農作物秸稈,幫助孫慶林解決了飼料問題,也降低了飼養成本。最近幾年,牛肉市場行情走高,孫慶林尋思,能不能養牛試一試呢?為了養牛,孫慶林幾乎孤注一擲,把城里的房子抵押貸款,購買了20頭繁育母牛。
沒想到養殖繁育母牛,讓孫慶林獲得不錯的收益。孫慶林簡單算了一下,一頭母牛一年吃四五千元的草料,而繁育的小公牛,3個月就值1萬多元,飼養一年能賣到兩萬元。而繁育的小母牛,一年多就可以當繁育母牛,繼續生小牛。一頭母牛一年最差也能給他帶來五六千元的純收益。
依靠養牛和種地,孫慶林的養殖場迎來了轉機?,F在,孫慶林農場里母牛數量達到了110多頭,小牛達到了四五十頭,經粗略計算,這個牛場一年最低能給孫慶林帶來六七十萬元的純收入。
對于廣大想做養殖的朋友,孫慶林也說出了自己的建議:養殖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不能看見誰干啥掙錢,就想干啥。除了考察好項目,種養結合,才能做好養殖業。
源自山西農民報,版權歸其所有